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凭籍故事来歌颂爱情和女性的智慧,讽刺教士的腐化与伪善,体现了薄伽丘:
| A.反对教会专制与迷信的启蒙思想 |
| B.反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 |
| C.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自然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 |
| D.反对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要求建立理想社会 |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 B.清政府割让台湾 | C.八国联军侵华 | D.国民党败退台湾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
|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
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
| A.“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
|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 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
清代《韵鹤轩杂著》一书描述当时的苏州“士之事贤友仁者必于苏,商贾之籴贱贩贵者必于苏,百工杂技之流其售奇鬻异者必于苏。”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的苏州
| A.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 C.社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 | D.经济文化十分繁荣 |
《礼记》载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该段材料记录了我国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其选拔标准有
| A.才学、血缘、等级、地位 | B.血缘、门第、等级、世袭 |
| C.血缘、品行、才学、世袭 | D.才学、门第、品行、世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