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
材料二 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包括两项重要内容:(1)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2)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摘自《百度文库》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材料三 “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着。……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摘自《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
(2)据材料二分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背景并指出改革的进步性。
(3)依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中国和欧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曾创造过辉煌的文明,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中国经考古发现的最早铁器属于公元前6世纪,但铸铁与锻铁基本同时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空前的。约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
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很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材料二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
人物 |
观点或名言 |
希腊 |
泰勒斯 |
万物皆源于水 |
赫拉克利特 |
万物的本原是火 |
|
普罗塔哥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
苏格拉底 |
认识你自己 |
|
中国 |
孔子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
孟子 |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
|
荀子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材料三 l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1694-1778年)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1713—1784年)称赞儒学政治,“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材料四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五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希腊和中国精神觉醒共同具有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二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在研究方向上有何异同。综合上述材料一、材料二内容,谈谈“轴心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
(2)材料三中启蒙思想家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文化?这些评价有何特点?
(3)材料四中的领导者们是怎样运用西方文化的?材料五中毛泽东指出“那时”的“他们使用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又是如何运用西方先进思想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舍西学而言中学,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一》,第129页
材料三
清末“新政”简表
项目 |
内容 |
成立商部 |
1903年9月,清政府成立了商部(1906年将工部并入商部,改称农工商部)。 |
奖励实业 |
1903年11月,商部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宣布:“朝廷重视商政,亟宜破除成见,使官商不分畛域,合力讲求,庶可广开风气”,凡能集股五十万元至五千万元经营工商业者,加以七品至头品顶戴。 |
废除科举 |
1901年8月,清政府下令从1902年起,科举考试不再用八股文。 清政府令自1906年起废止科举。 |
广设学堂 |
1901年9月14日,上谕说:“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清政府还大力倡办女学。1907年颁布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师范学堂,须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 |
编练新军 |
裁撤旧式绿营、防勇,编练新军,袁世凯的北洋六镇新军最先练成。清政府下令在各省设武备学堂,从1904年起还派留学生到日本学习近代军事技术。 |
政治改革 |
1906年9月1日颁布“预备仿行宪政”谕旨。1908年7月8日,清政府颁布了《各省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到1909年10月中旬,全国有16省的谘议局相继建立起来了。 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
——据[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等整理编制
(1)材料一中张之洞的话典型反映了洋务派怎样的思想主张?材料二中梁启超的话体现了维新派思想主张的什么特点?并分析说明这一特点。
(2)根据材料三,说明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内容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启示?
史料一
《清明上河图》
史料二
《蒙娜丽莎》
史料三
《格尔尼卡》(局部)
请回答
(1)史料三中的美术作品最有可能是什么流派的?
A.新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2)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的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名画,写出解说词。 (内容必须包括:作者国籍(朝代)和姓名、时代特征或背景、艺术风格或流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学派,其中主要包括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马克思主义者和许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者,把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看做近代中国的起点。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以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80年为近代,以“五四”运动开始以后的历史为现代,……这是最近十年来的事,也是学习苏联科学地区分近代和现代历史的结果。
如果说以社会的质变作为近代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是正确的话,那么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就不应是“五四”运动,而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年限问题》(1959年11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学派”将鸦片战争看做近代中国的起点,可以使用哪些证据?
(2)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年限问题,材料二提出哪几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同样重要的是,一个自由国家的思想传统应当促使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恪守宪法,以免在行使权限时侵犯其他部门。否则,会导致某一部门大权独揽。这样,不管政府的形式如何,都会形成真正的独裁……
——乔治·华盛顿“告别演说”
材料三:1945年7月,黄炎培在延安谈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对此,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全体人民”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2)为避免“形成真正的独裁”,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