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次数
物理量
l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57%
83%

(1)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图做的实验。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30Ω),两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是“5Ω,2A”、“20Ω,1A”),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甲中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

(2)在连接电路时,要求先将开关、滑动变阻器分别处于的位置.(填字母)

A.断开、阻值强小处 B.断开、阻值最小处
C.断开、阻值任意 D.断开、阻值最大处

(3)实验时,先在ab间接接入10Ω电阻,移动滑P,使电压表示数为3V,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l5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选填“c”或“d”)端移动,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
(4)本实验需在ab间先后接入上述四个定值电阻,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
(5)通过实验获救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导体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结论:

将如图中三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列相应的表格中.

电压表示数
小木块的长度
单相电度表读数

m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如图,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他发现∠BON∠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填“还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要放到与A的像重合的位置上.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是为了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用玻璃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出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0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在实验时,应该用酒精灯火焰的(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为了节约时间,他们直接用了热水开始加热,刚倒入热水时他们发现温度计管壁外很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
(2)如图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________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3)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当时的气压(选填“是”或“不是”)一个标准气压。
(4)根据记录,在提供的坐标系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