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本,联系课外知识,请你谈谈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仗东南財富,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渭南文集》
材料二: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材料三: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技术角度分析“庶蕃商肯来”的原因。
(3)材料三中宋朝商业革命在货币流通领域的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的“商业革命”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根本原因。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机构。20世纪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的变动,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给中国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建立的世界格局叫什么体系?在这一体系的形成中,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了,于是中国爆发了什么运动?1921年帝国主义国家在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什么?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政策的实施后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格局?
(3)1991年,伴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目前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4)在世界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你觉得中国应当采取什么策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外交的成败。下列几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外交的发展变化。
(1)清政府哪场战争的失败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该条约对当时中国
社会有什么影响?
(2)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却遭到战败国的“待遇”,这个“待遇”是什么?后来,我国代表并没有在条约上签字,这是什么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什么世界体系?
(3)图三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图四,你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最。(9分)
材料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一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形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一一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材料一中“西方的冒险事业”指什么?“资产阶级……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在我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形象是怎样一步步树立起来的?(3分)
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和图二开放的港口分别是在哪一重要事件之后?(2分)
(2)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国际背景分别是怎样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