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0月22日,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今天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筹备纪念活动。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  
(1)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省?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探究二】资料收集
以下是三位同学收集到的资料。
甲:

乙:⑤1914年,北京普通民众“至今剪辫子者甚稀”⑥“自强”、“求富”
丙: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探究三】分析整理
(3)请认真分析以上收集到的资料,选择最恰当的相关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相关资料(填序号)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探究四】深入研究
(4)对这场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探究五】探究体会
(5)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A.通过以上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历史学习的方法?
B.孙中山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品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市舶者,其利不赀(不赀:无从计量,表示多或贵重),榷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也,诸蛮之宝,五天之珍,每岁山积。”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 丝筋,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乾隆帝《敕谕英吉利国王书》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起点在哪?它的开通与谁出使西域有关?
(2)材料二中提到宋朝设置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叫什么?宋朝海外贸易发达与哪两项领先世界的技术有关?
(3)根据材料三的状况,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4)对比以上三则材料,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在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说出该措施的影响。
(2)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了什么货币?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哪位皇帝实现了“天下为一”。
(5)为了实现材料五的目标,清圣祖(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春秋的列国争霸,战国的七雄兼并,预示着统一的大趋势,秦通过暴力战争统一了中国,然旋即二世而亡。汉武帝雄才大略,为了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几个方面思考)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指出该事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4)谈谈商鞅这些改革措施产生的影响(4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任举两例,说说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民族融合?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