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途径① S
H2SO4
途径② S
SO2
SO3
H2SO4
|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
|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 |
|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 |
|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 |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 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Mg2+ |
| 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Mg2+ |
| 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一定没有Mg2+ |
| D.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Fe3+ |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
①FeCl3 ②Fe2O3 ③Cu(NO3)2 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 ( )
| A.只有①或② |
| B.只有②或④ |
| C.只有①或②或③ |
| D.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 |
|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3Fe3++4H2O |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3Fe2++ +4H+====3Fe3++NO↑+2H2O |
|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Fe+6H+====2Fe3++3H2↑ |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 A.①③ | B.③② | C.③① | D.①②③ |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
|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
|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然后过滤 |
| D.Fe3+与KSCN产生红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