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溶液酸碱性,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 |
B.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
C.根据化合物是否来自于有机体,将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
D.根据溶液导电性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将0.39g锌粉加入到20.0 mL的0.200 mol·L-1 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M+ | B.M2+ | C.M3+ | D.MO42- |
448 mL 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 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A.46 g | B.44 | C.64 g/mol | D.32 g/mol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时即停止加热 |
B.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Cl−离子,可用渗析的方法 |
C.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溶胶是一种液态混合物属于分散系的一种 |
B.直径介于1 nm~1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C.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发生丁达尔效应 |
D.用过滤器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开 |
从实验室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物中回收MnO2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 B.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
C.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溶解、洗涤、过滤、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