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言 默 戒 杨 时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旦而不鸣 或:            
(2)皆足祸也 取: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幼时记趣》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哪一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相同?( )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文章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物外之趣”?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作者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说说“项为之强”这一细节表现出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态?你能从文中再找一个类似“我”当时这种情态的句子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下面小题。
刻舟求剑
楚人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乎!
划分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一处)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解释文中划线字。
涉()契()惑()
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
是吾剑之所从坠
为何“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对你有何启示?

阅读《三峡》中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多趣味: ___②沿阻绝:
③哀转久引凄异: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选出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以:不疾也岁大穰
B.其:飞漱间恐前后受
C.或:王命急宣则千或百果然鹤也
D.之:春冬时默而识

李白在彼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比较后答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与《三峡》有什么相似之处?
(2)此诗与《三峡》的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从作者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可看出,三峡的景色迷人。但作者结尾却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让人感觉到一丝悲凉。你觉得作者引用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及后当治槛,上曰:“勿!因而辑之,以旌直臣。”(节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此有警戒之意。④上:指汉成帝。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⑨旌:表彰。
用“/”给文中线句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于 是 左 将 军 辛 庆 忌 免 冠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亡()②已()③易()
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书要成诵
司马温公幼时,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讽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也。温公言:“书不可不成诵。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赐为温国公称号。②下帷绝编:“下帷”指东汉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指孔子研讲《周易》,把穿筒的熟牛皮翻断好几次。即“韦编三绝”。这里是说司马光勤奋。③迨(dài):等到。④倍讽(bèi fěng):“倍”通“背”,讽:背诵。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用力多者收功远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患()②尝()③或()
翻译下列句子。
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对本文理解正确的是()

A.本文主要告诉读者司马光小时记忆力不好。
B.文章主要表达其他人学习爱偷懒,而司马光很用功。
C.文章主要是说司马光聪明过人,背过的东西终身不忘。
D.作者也赞同“书不可不成诵”的观点。

你赞成“书不可不成诵”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