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它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了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有了很快的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裕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在201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CCTV-4联手CNTV等网络媒体,连续第六年推出大型品牌报道《我有问题问总理》,征集社情民意。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网民反映的情况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既有殷切的期待,也有中肯的批评。在成千上万的留言中,反腐倡廉、收入分配、教育公平、医疗改革、物价房价、就业、环保等词汇是提及最多,反映了网民对国计民生的关注。无论是诉求表达,还是批评建议,都是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值得有关部门认真地总结、分析。
请回答:(1)网民通过网络与总理交流,反映民生问题,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除此之外,我国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决策过程
如果要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你认为怎样做才是负责的?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向大会报告了过去五年来政府的主要工作及其特点:一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五是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请回答:(1)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职能的?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李克强总理在开场白中,干净利落、直奔主题、只讲“干货”,他指出“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以及“汲取人民的力量坚定不移的改革”,展现了大国政府务实为民的一贯作风,为新一届政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请回答:(2)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如何做到对人民负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回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青年学生如何做?
材料一、2013年2月28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做客新华网,以“坚持睦邻友好,维护国家利益”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在“中巴”关系上,罗照辉认为,巴基斯坦是我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两国是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两国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在经贸、交通、能源、金融等各领域结出硕果。无论中巴政局有如何变化,中巴发展友好合作的大方向都不会改变。
材料二、2011年9月,一部1.3万字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在北京发布。其中再一次强调:“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中国利益。展望未来,中国也一定会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请回答:(1)有人认为中巴是"铁杆朋友",中巴之间只有合作,不存在冲突。运用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评析此观点。
怎样理解在国际社会中,中国要坚定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西藏是我国5个自治区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保障西藏各族群众平等地享有各项权益,发挥了重大作用;为西藏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发挥了重大作用;为西藏自主地管理本地区事务,发挥了重大作用。
西藏发展稳定取得的辉煌成就告诉我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富有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它实现了西藏各族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充分激发了西藏各族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积极性。
请回答:(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
(2)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