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新闻网2010年09月01日报道 8月31日,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浙江舟山起航,前往亚丁湾海域及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孟加拉国等亚非五国执行“和谐使命—2010”任务。“和谐使命—2010”医疗服务任务是为5个非洲、亚洲国家人民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为正在亚丁湾护航的舰艇编队官兵巡诊。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前往亚非五国执行“和谐使命—2010”任务所经海域。
(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依据材料二判断图示区域所示季节为_______季,依据是______。
(3)依据材料二所示季节,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正值炎热多雨的季节 B.从大连驶往上海的海轮一路顺风顺水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4)此次我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经过图示海区时( )
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5)图中A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____ __。
(6)对比分析执行“和谐使命—2010”任务的季节B、C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地区 |
气候特征 |
成因 |
B |
|
|
C |
|
|
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的气温曲线是。
(2)阴天的白天气温比晴天的白天气温,这是由于。
(3)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秋、冬季节晴天的夜里?
。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波,P表示波。
(2)图中各层名称:B是,C是。
(3)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经过D和E两个界面时地震波突然发生变化,波速明显变快或者突然变慢或者无法继续传播,从而叫D和E为不连续面。其中D是_____________面,E是_______________面。在2900km深的E界面处,S波突然,P波的波速。
(4)M层和N层物理性质有些差异,一般认为,M层物质形态是态,N层物质形态是________态。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在A位置时,甲地处于季(夏或冬)。
(3)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表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逐渐向北移向赤道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表示,当地球运行至________点时,北半球当日是秋分。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名称:
④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_______________(生长或消亡)边界。
(3)安第斯山脉是__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填写名称)。
(4)乙处是__________海,是___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__板块拉张形成的(填写名称)。
(5)甲处的高大山脉是由于而形成的。
下图是某时三圈环流的分布图,根据所学完成问题。
(1)甲图表示北半球(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据图B风带是。
(3)一般地说,A地比B地的降水量要,C气流来自气压带。气流C与D相遇后爬升的原因是。
(4)图示季节,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侧降水较多的是(填“南”或“北”)。请从大气运动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