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为了能够比较像物的大小,应使蜡烛B处在与蜡烛A (选填“同侧”或“异侧”)的位置;
(2)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从A处看,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似的,此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点燃的蜡烛A的像的位置。测得此时蜡烛
A、B到镜面的距离均是10cm。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
;
(3)该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4)实验中不用平面镜而选择玻璃板,是由于用平面镜做实验时,无法观察到蜡烛A另一侧(平面镜后方)的 (选填“像”或“蜡烛B”)。
取一定量的松香,加热使其熔化。温度升到60℃时,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松香的温度,请作出松香的熔化图像。
如图所示为一风力报警器原理图,虚线框内是竖直放置的开关S,上端的风力探头通过中心滑杆可带动下端的金属片上下移动(摩擦不计),AA'、BB'是电路中的两组触点。当所测水平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报警灯亮。
(1)图中报警灯是(选填“L1”或“L2”)灯,
(2)此报警器开关的工作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的电池盒,盒外有三个接线柱A、B、C;盒内有三个5号电池插槽,六个接线柱a、b、c、d、e、f;部分连接好的导线已画出,如图21乙中虚线所示.选接盒外不同接线柱,可从该电池盒获得1.5V、3V、4.5V三种输出电压.请你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三节干电池(用元件符号表示)连接起来,K]组成一个符合实际的电源,并满足上述要求。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表).
加热的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甲杯水温/℃ |
25 |
27 |
29 |
32 |
34 |
36 |
38 |
乙杯水温/℃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_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_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灯中燃料的质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
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
如图,长3.0m、重10N且密度不均匀的金属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金属杆保持水平,测出O点到拉力F的距离及F的大小,再改变拉力F作用点的位置,测出相应的F与x的大小,所得实验数据如右表。
![]() |
(1)由表中数据可得F与x之间的关系是:
(2)O点到金属杆重心的距离为m。
(3)若测力计量程为25N,则应控制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