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与上述《太平天国》电视剧主题歌主旨相左的是
| A.北伐西征、天京突围 |
| B.“无处不均匀”、天京事变 |
| C.冲击纲常、打击侵略 |
| D.重振朝政、保卫天京 |
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
|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
|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
|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 A.平均分配土地 | B.产品上交国库 |
| C.建立民主政治 | D.兴办学校教育 |
从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下列最能全面代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历史主题的是( )
| A.近代化 | B.工业化 | C.民主化 | D.救亡图存 |
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这样记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
| A.武汉会战 | B.太原会战 | C.淞沪会战 | D.徐州会战 |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
| A.“灭洋”与“扶清” | B.反帝与反封建 |
| C.爱国与保守 | D.正义与非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