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B.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C.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下图是某同学在笔记中整理的法国大事记(1789~1875年)。对于该笔记反映的法国历史,最合适的主题概括是()

A.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D.欧洲霸主地位逐步丧失

伏尔泰评论某国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材料中的“这个国家”应该是()

A.17世纪的英国 B.18世纪的美国
C.18世纪的法国 D.19世纪的德国

有人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共和制 B.君主制和议会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共和制和议会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