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君主制和共和制 | B.君主制和议会制 |
C.立宪制和共和制 | D.共和制和议会制 |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商鞅变法 | B.北魏孝文帝改革 | C.王安石变法 | D.庆历新政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二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厥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中会创办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某文章指出:“电视对社会的毒害也相当严重,它被指责用政治、思想和商业宣传来塑造人的思想。每天的电视节目中,都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和色情场面,因此有人批评它是‘魔鬼的眼睛’。”由此可知,该文章认为影视艺术
A.不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只满足着人们低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
B.不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 |
C.不但极大地丰富着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且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
D.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大众容易接受的传播媒体。 |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①按四大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司南、火药、纸、活字印刷;
②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创制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简仪;
③《齐民要术》是对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④针灸疗法是我国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经济领域爆发的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一场金融“飓风”,席卷全球,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感受着不同程度的震撼。这一事实说明
A.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
B.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
C.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
D.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弊参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