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二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厥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中会创办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设立的首批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 B.厦门
C.珠海 D.上海

下列内容和中共十四大无关的是

A.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确立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D.新中国的成立

下列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正确的是

A.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B.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C.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D.改变了所有制的形式

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产生的失误或造成的危害有
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③大炼钢铁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