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23岁的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成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哈默之所以能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工业化政策 | D.计划经济体制 |
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其真实用意是
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 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 |
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 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 |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决定以中华民国纪元,如“民国八年”5月初,北京发生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民国34年中国历史大事应该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 B.“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 |
C.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 D.新中国成立 |
79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
时间 |
1931年11月 |
1934年10月 |
1935年10月 |
1937年9月 |
主要 史实 |
成立于江西瑞金 |
撤离江西苏区 |
转移至陕甘苏区 |
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
A.伴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
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
“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五卅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