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著名作家巴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地死去。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
(1)生命诚可贵,每个人都应珍惜生命,但是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却还有许多人把它白白浪费。请你列举出现实生活中不珍爱生命的行为。(试举两例)
例一:
例二:
(2)每个人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请你思考: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3)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
我说: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 10 分)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强调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材料二:2012 年3 月底启动的首届“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历时两个多月,共有108 名新闻人物参评,65.7 万读者(网民)参与投票,推出了一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先进人物和感人故事,树立了新时期公民道德的楷模。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l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内容是什么?( 2 分)
( 2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开展评选“公民楷模”这一类活动,对发展先进文化有什么重要作用?( 4 分)
( 3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向楷模学习?( 4 分)))

材料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材料二: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的成功对接,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不懈追求和心血汗水,饱含着全体参研参试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部队官兵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畅谈战略】(1)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的成功对接归功于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该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清晰现状】(2)看到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的成功对接,有的同学认为我国科技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你认为对吗?那么现状如何呢?
【奋发向上】(3)受到航天科技发展的鼓舞,我们树立了为中华科技发展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你认为我们应该提升哪些方面的素质?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涌动神州大地。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为更好的让民众了解十八大会议内容,他们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并就“践行十八大优秀活动方案”进行了评选。大家积极参与,活动踊跃,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你认为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应符合哪些要求?
(2)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科学的发展观”已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写进了党章。“科学的发展观”基本内涵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3)活动开展后大家有了许多收获,并对自己的未来信心满满充满期待,纷纷表示要以优异的成绩践行十八大精神。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十八大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某校九年级学生决定围绕“爱我中华、建我家乡”这一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思考题。

(1)【感悟成就】
第一小组同学展示了《生活的变迁》这组图片,大家深深感受到的巨大变化有:①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其根本原因是②
(2)【探究问题】
第二小组发现某地在建设和谐社区的过程中有喜有忧,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内 容
发 现 问 题
建 议 措 施
平 安 社 区
闯红灯 ;车辆失窃
消防设施老化
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

诚 信 社 区
抄袭作业
制假售假
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善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②
◆③
生 态 社 区
焚烧秸秆
浪费水资源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 ④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畅通渠道】
各小组同学积极参与上述问题讨论,从中提炼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第三小组的同学想把这些问题和对策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你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渠道实现自己的想法呢?

材料一广东省某市公安局的统计报告显示,当前该市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没有预谋的,只是一时冲动而违法犯罪的占82.7%。未成年人步入歧途与不当交友,容易被人利用而意气用事有关,也与旷课、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有关。
材料二 2008年初,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进行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调查,通过对其中2000余名闲散未成年人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行为的关系

不良行为的
开始平均年龄
不足12岁的
12岁以上不足13岁的
13岁以上不足14岁的
超过14岁的
不良行为的数量
1种
3种
5种
1种
所占总人数比例
10%
30%
50%
10%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阐明了什么问题?
(2)请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两点以上)
(3)要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三点以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