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新华网福州报道 福州朱先生一家是低保户,每月只靠他400元的工资过日子,儿子在福州某重点高中读书,下半年就读高三了。朱先生说,以前就知道学校有一项贫困生可减免学费的措施,因为儿子反对,一直没有向学校申请,每次交学费就东借西凑。今年的学费实在没有着落了,才想起申请减免,可儿子一听,死活不同意,理由是申请之后学校会把名单公布出来,同学和老师就都知道了。
材料二:中国扶贫基金会从社会各界招募的36名志愿者,组成12支分队,怀揣调查问卷,奔赴12个县市,对优秀特困高考生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对特困生所在高中的教师调查统计显示:尽管教师认为几乎所有特困生都能努力学习、遵守纪律,但他们的观点表明,48.5%的特困生心理压力较大,有自卑倾向。
⑴、上述特困生面对学校、社会的救助为什么感到“伤自尊”?
⑵、你觉得助人者如何才能达到既助人又不伤害被助者自尊的目的?
近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我区某校八年级二班同学决定开展一次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加他们活动,一起分析、解决问题。
新西兰奶粉被检出双氰胺、镉大米、掺假羊肉、肯德基和真功夫等冰块菌落超标、瞎果门、“地沟油变身食品原料,百余企业涉案”、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属、纸塑包装疑似迁移出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人们的舌尖神经再次绷紧起来。
[与法同行]
(1)上述食品安全事件等主要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
今年,在强化执行国务院发布的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的基础上,江苏省政府将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公众参与,形成生产安全产品、销售安全产品、使用安全产品的良好社会氛围。
[分清是非]
(2)请从“分清是非”角度分析举报食品安全问题是一种怎样的行为?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指出:食品安全是餐桌上的民生、餐桌上的经济。强化市场监管,食品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解决好食品安全,见证、检验着我们党的政策主张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学会负责]
(3)有同学认为,只要强化市场监管,食品安全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体现我们党和国家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彰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1)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资源形势?
(2)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请你从国家和中学生的角度各提两条建议。
2013年12月28日,,郑州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地铁向我们呼啸而来。一条26.2公里的地下长龙,蜿蜒行进。在郑州东西城间。开车从西郊到东郊,20多公里的路程最少需要一个半钟头,而乘地铁1号线,近半个小时就能到达。据报道,郑州地铁开通首日,20个站点进出站的乘客达到28万人次,市民普遍反映,郑州有了大都市范儿。
(1)请你为此次宣传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你认为郑州地铁的开通有哪些重要意义。(两条即可,4分)
(3)为了打造文明乘车环境,请你向同学们提出倡议。(两个方面即可,4分)
最近,我市某中学九(1)班的小明同学在时政播报中讲了这样一则新闻:2013年12月14日晚,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顺利互拍,五星红旗亮相月面。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随后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围绕这则新闻报道,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则新闻设计一个合适的题目。
(2)你认为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何在。(两个方面即可,4分)
(3)请你谈谈,当听到这则新闻时,你有何感想。(两个方面即可,4分)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要求,从实际出发,锐意进取,扎实工作,齐心协力把推进城镇化工作切实抓好抓实。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镇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两个方面即可, 2分)
(2)现阶段实现城镇化有哪些重要意义?(两条即可,4分)
(3)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哪些原则、国策或政策?(两条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