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 |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 |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D.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将牛顿的波动说和惠更斯的粒子说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的 |
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
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
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 |
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 |
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穿过第三木块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且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相等,则第一、二、三木块厚度之比为()
A.1:3:5 | B.3:2:1 | C.5:3:1 | D.4:2:1 |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通过计数点时的速度/(cm/s) |
44.0 |
62.0 |
81.0 |
100.0 |
110.0 |
168.0 |
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 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 = tan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 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求出加速度
D.根据实验画出v – t图象,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求出加速度
一物体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5m/s增加到10m/s时位移为x。则当速度由10m/s增加到15m/s时,它的位移是
A.![]() |
B.![]() |
C.2x | D.3x |
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从同一地点出发,发令枪响后龟缓慢地向终点跑去,直至到达终点.兔自恃跑得快,让龟跑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跑,当它超过龟后便在路旁睡起觉来,醒来一看,龟已接近终点了,于是便奋力追去,但最终还是让龟先到达了终点,据此,我们可以将龟兔赛跑的运动过程用位移--时间图象来表示,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