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分)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时,13州结成的是松散联盟。中央政府权力很小,不设置国家元首,它只是13个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一个协调机构,它没有全国性的法律和军队,无权向各州课税和规定商业活动。各州享有独立与主权,它们自行征税、征兵,发行货币,自行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粒扭成的绳子”。
材料二  邦联政府无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身上:“请您做这个辽阔大陆的君主。”华盛顿斥责说:“这会给我们浴血换来的自由重新戴上君主专制的枷锁。”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立的公民,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商务版1995年第P213—215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美国建立之初,存在哪些弊端? (6分)
(2)依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美国建立之初面临的两难处境是什么? (4分)
(3)美国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这一两难处境的? (8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并分析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的走进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
材料二

(2)透过材料二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分别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6分)
材料三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3)综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的表现,分析其“近于空谈,无助实干”原因。
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2)“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方面有何不同?请从思想来源方面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明清之际文化的性质,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明清之际是“中国哲学的启蒙”,其性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类似,是近代文化的曙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清之际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绝不是“启蒙文化”,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
——《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比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证。(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采。”
——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
(1)二战后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从未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
——摘编自《人民日报》 1999年12月30日
(2)根据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何特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二者在宗旨和基本原则方面又有何相同点?
材料三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l930年代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l9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元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12分)法律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律》的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律文中所见到的死刑有斩首、碟(割裂肢体)、弃市、车裂、腰斩、生埋等十余种。即使“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要判处30天劳役; 窃一匹马,偷一头牛,也要判处死刑。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秦律》的特点,指出《秦律》在当时的政治意义。
材料二“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唯有它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所述罗马法的作用加以阐释。
材料三(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3)材料三法案中对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做出了怎样的规定?这对英国政治发展有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