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优秀大学生侯海燕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发起成立了“丛飞爱心社”并担任社长,积极组织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等活动。为了给山区的孩子辅导功课,她每回都要换乘两次车,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侯海燕曾说过:用无私和真情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虽然累,心却快乐。
(1)据材料,指出社会公德所调整的关系。
(2)据材料,说明怎样提高个人的社会公德修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网络伦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化图

材料二 2010年7月13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按照该规定,在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可能对人民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时,针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会大幅度提高。
材料三 2010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0年l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全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专家指出,在物价屡创新高的当口,央行连续动用准备金率,这其中也有控制物价上涨的目的。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引起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提高对价格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原因。
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十分重视物价上涨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和平解放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4203亿元,比1978年增长19.6倍,是1952年的85.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3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3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33.5和28.4倍。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时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从经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新疆发生历史巨变的原因。(12分)

材料19亿人口,6万亿美元经济规模,7 000多个产品零关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战略性意义。中国和东盟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合作,乃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8分)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是如何体现部分与整体关系的?(8分)
(3)试从国家利益的角度,阐述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原因。(6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材料一全会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为什么要对党内存在的问题引起警醒并抓紧解决。(6分)
(2)材料二全会认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知识,谈谈党应该如何加强自身建设。(6分)

材料 2009年我国各粮食产区再获丰收!大旱之年,我国粮食为何仍然连年增产?答案在于:这几年来,国家支持粮食生产年年有新政策,补贴范围不断加大,各级政府重农抓粮与农民群众务农种粮形成了巨大合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扩大,种粮投入得到保障。各地集中改造了一批中低产田,建设了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得到提高。农业部门改革和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优粮工程、高产创建等项目,粮食单产连年提高,为增加总产提供了持续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粮食“大旱之年夺丰收”的原因。(9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