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
A.鸦片战争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谭嗣同在维新变法期间曾说过:“京居既久,始知所愿皆虚,一无可冀。概念横目,徒深悲。平日所学,至此竟茫然不可取”。这句话表明谭嗣同( )
A.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而十分苦闷 |
B.放弃了变法自强的远大抱负 |
C.对维新派主观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
D.十分悲观,并准备同顽固派妥协 |
将康有为的下列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组织保国会 ②创办《万国公报》 ③第一次上书光绪帝④发起公车上书
A.③④②① | B.①②③④ | C.①④②③ | D.③①④② |
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活动的标志是 ( )
A.《新学伪经考》的发表 | B.“公车上书” |
C.《定国是诏》的颁布 | D.强学会成立 |
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 B.英国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英国《权利法案》 |
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
A 培养出国人才 B 教育改革 C “求知于世界” D 派使团出访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