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1-2题。

图中所示季节

A.地球公转离太阳最远 B.南极大陆冰川面积最大
C.我国冷锋天气频发 D.长江向东海输沙量最大

下列四幅气候类型图和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匹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左表是商品等级与城市等级的关系,下图是“城市服务范围”。根据图表完成小题。

关于图示城市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A.C>A>B B.A<B<C
C.A>B>C D.B>C>A

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城市最合适的是

A.B1 B.B6 C.C6 D.A

为研究杂交水稻新品种,我国农业科学家首创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原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严格设计栽培技术,使水稻亩产量提高到1 287千克。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读三角坐标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A.产量不同 B.种植制度不同
C.播种技术不同 D.产品品种不同

下图为某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是()

A.美国 B.澳大利亚
C.东南亚 D.西欧

提高该地农业生产商品率的主要途径是()

A.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B.扩大耕地面积
C.加快机械化发展 D.控制人口数量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 D.甲——城郊乳畜业

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