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下图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下图,回答题。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
A.收入水平高 | B.远离东部 |
C.人口数量少 | D.经济落后 |
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 B.甜菜 |
C.橡胶 | D.青稞 |
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
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题。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需要计划生育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标示的国家中,最需要鼓励生育的有(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面是“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题。关于a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 |
B.自然增长率很低,是经济发达人们的生育意愿低 |
C.老龄化严重 |
D.生产力水平低,医疗卫生水平差,死亡率高 |
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最主要因素有(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B.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
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
下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据此完成题1950~2000年间,人口出生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
A.33‰ | B.43‰ | C.27‰ | D.15‰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
A.1960~1961年间 |
B.1959~1960年间 |
C.1957~1958年间 |
D.1949~1950年间 |
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 ()
A.人口总量稳定 |
B.人口老龄化加速 |
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17‰左右 |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
读下表,完成题。
某年四城市人口变化资料(单位:万人)
城市 |
年初人口 |
年净迁入人口 |
年末人口 |
① |
25 |
1.95 |
26.90 |
② |
21 |
4.21 |
25.21 |
③ |
25 |
0.85 |
25.90 |
④ |
18 |
-2.21 |
15.97 |
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③①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②① |
下列关于城市④人口迁移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必然导致该城人口老龄化 |
B.有利于该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
C.必然加剧该城的环境污染 |
D.可以缓解该城用地紧张的状况 |
表中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A.地区政策 | B.晚婚习俗 |
C.优美的环境 | D.文化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