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晏殊的两首词,完成题目。
浣 溪 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采 桑 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两首词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浣溪沙》通过摄取旧亭台、夕阳西下、落花等触人愁绪之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而《采桑子》借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______________等哀景抒发了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好梦频惊”是《采桑子》的点睛之笔,请结合词的上阕说说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简要概括首句中“不觉醉”的原因。(2分)
有人说诗中的三、四两句是仿白居易《惜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中的前两句而来,你的看法如何?请分析回答。(3分)

阅读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一诗,完成题。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从这首诗内容看,“万事非”中的“万事”是指哪些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不少表现手法?写出其中一种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春山夜月》回答下面的问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第二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王维的《酬张少府》一诗,完成题。(6分)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诗中很善于用“空”字,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


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吴门道中二首宋孙买见
数间茅屋水边村 ,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 ,一蓑烟雨湿黄昏。
试赏析《吴门道中二首》中“湿“字的妙处。( 3分)

古人善借景抒情,试比较两作品写景抒情上的不同点( 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