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期末九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一(第5页,共6页)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见风日则腐(容易) B.盖人生无不此冰雪之气以生(借助)
C.特遇之者不能解(痛恨) D.作之者难(本来)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其所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 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B.夜气则冰雪也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C.入冰雪不败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D.莫深诗文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2)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结合文意,简要作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南康直节堂记
【宋】 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①。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逐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②称,不为皦察之政③,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④,而其为人可得也。堂成,君与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⑤,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节选自《栾城集》)
[注释]①填委:堆放。②循吏:奉公守法。③皦察之政:皦(jiǎo):白、明亮。严明苛刻的政令。④说:同“悦”,喜欢。⑤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如太常之旗()(2)杉之()
(3)散布叶()(4)而不危乎()
请在下列句子中找一个与例句中划线“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例句:朝请大夫徐君望圣所作也。

A.此诚危急存亡秋也
B.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C.辍耕垄上
D.彼竭我盈,故克

请用/为下边的文言句子断句。(2分)
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翻译下边的文言语句。(4分)
(1)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2)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
积累链接:荷莲虽小,却也有着与杉树同样的品性。请默写出周敦颐 《爱莲说》中“莲”与“杉”品性相近的四句话(计16个字)。(2分)

文言文阅读。
宋濂传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书卷,于学
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

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
日本至出兼金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虽白首侍从,其勋业爵位不逮
基,而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划出下列句子朗读的停顿节奏
一 黍 上 能 作 数 字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去()咸()购()
译句
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文中有一句话能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请找出来
本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宋濂的文学才华,请你作简明的分析

文言文阅读。
韩信拜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上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上:指汉王刘邦 ②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 ③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 ④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信与萧何语不可胜 B.臣追者耳生死存
C.所追者谁无其事 D.王慢无礼昧平生

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是()

A.大兄何见事晚乎 B.于是上欲召信拜
C.策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信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用文中词语完成下列填空。
“萧何追韩信”的故事脍炙人口,经久弥新。“”四个字,交待了韩信离开刘邦的原因; “”四个字,表明了萧何对韩信才干的欣赏;一个“”字表明了刘邦对萧何举荐的信任。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韩取聂政尸于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政姊闻之,曰:“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乃之韩。视之曰:“勇哉!气矜之隆。是其轶贲、育而高成荆矣。今死而无名,父母既殁矣兄弟无有此为我故也。夫爱身不扬弟之名,吾不忍也。”乃抱尸而哭之曰:“此吾弟轵深井里聂政也。”亦自杀于尸下。
(节选自《战国策 韩策二》)
【注释】①韩王及相:韩哀侯及国相韩傀。②皮面抉眼:划破脸皮,挖出眼珠。③县:同“悬”。
④轶贲、育:超过孟贲、夏育(这两人与后文“成荆”均为勇士)。⑤殁:去世。
用“︱”为下列文字断句(画两处)
父 母 既 殁 矣 兄 弟 无 有 此 为 我 故 也。
下列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持兵戟而卫者甚此教我先威耳(司马迁《陈涉世家》)
B.韩傀而抱哀侯两股战战,几欲先(林嗣环《口技》)
C.韩取聂政尸于百里奚举于(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D.政姊之村中有此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县购千金然后知松柏后凋也(《论语》)
B.久莫知谁子马千里者(韩愈《马说》)
C.不可爱妾躯不能称前时闻(王安石《伤仲永》)
D.乃韩何陋有(刘禹锡《陋室铭》)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
(2)夫爱身不扬弟之名,吾不忍也。
结合文意简要说说聂政是个怎样的人?

比较阅读
【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服。
【乙】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②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③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⑤得其前利⑥,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①[吴王欲伐荆]吴五,指吴王阖闾;荆,楚国。②[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待从官;少孺子,年轻人。③[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④[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⑤[务欲]一心想要。⑥[前利]眼前的利益。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1)于鲁:(2)公输盘不
(3)吴王欲荆:(4)如是者三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成,将攻宋②光先帝遗德
B.①露沾衣②真无马邪
C.①请说②不顾其后有患也
D.①行十日十夜至于②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翻译下列句子。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甲文体现了墨子的思想,乙文告诉我们
的道理。
[甲文]中的公输盘为了制止楚国攻打宋国,[乙]文中的侍从官为了劝谏吴王放弃攻打楚国,都作了积极的努力,结合选文说说他们在制止战争的这件事上所体现出来的相同的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