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 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
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援助 |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一书中创造了一个新鲜术语“世界正被抹平”。其中提到“柏林墙的倒塌”、“互联时代的到来”、“静悄悄的危机”、“冲突防范”等概念。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与世界最初走向“平展”相关的是
A.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 B.人与世界被发现 |
C.东方从属于西方 | D.华尔街的崩溃 |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始,中国的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卫星”字眼,其意在于
A.祝贺盟友苏联取得的伟大成就 | B.庆贺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C.代指全国各地上报的工农业高产量 | D.要与美国在太空领域竞争 |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
弗兰克曾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里的“商品”是指
A.白银 | B.棉布 | C.丝绸 | D.鸦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