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康熙初年,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根基未稳的江山。“根基未稳”的表现不包括

A.统一全国的任务仍然繁重 B.沙俄势力侵入东北地区
C.满汉间的民族矛盾未平复 D.清军还未能进入山海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 ②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958年6月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59年达要到2500万吨,我们钢的产量要超过英国。”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的是( )

A.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 B.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
C.该批示可用于研究“大跃进”运动 D.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

阅读 1850~1949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年份
1850 年
1887 年
1914 年
1936 年
1949 年
人口数 (千人)
414 699
377 636
455 243
510 789
541 670
人均收入(元)
43.8
35.9
41.22
50.51
34.98

A.1850~1887 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 年人均收入增加与实业救国收回利权运动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以及辛亥革命有关
C.1914~1936 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1949 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

、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②封建制度的终结 ③人民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④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