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
| B.线粒体是动物细胞产生能量的唯一场所 |
| C.细菌和蓝藻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
| D.小麦细胞的有丝分裂与中心体密切相关 |
某种甲虫受到突然的震动刺激后即作出“假死”的反应,而食虫鸟往往不食死虫.对此,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若假死性状受基因D决定,则选择作用能使其频率较高 |
| B.若食虫鸟食死虫曾引起不适反应,则鸟的不食死虫属于后天行为 |
| C.甲虫的假死行为属条件反射,食虫鸟的出现是其条件刺激 |
| D.食虫鸟与甲虫之间属于捕食关系,二者的行为各有其适应意义 |
在下列实验中,必须用显微镜观察且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实验材料 |
主要试剂 |
观察内容 |
|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Ⅳ、50%的酒精 |
红色脂肪颗粒 |
| B |
黑藻叶片 |
2mol/L的氯化钠溶液 |
细胞质流动 |
| C |
紫色洋葱鳞片叶 |
解离液、龙胆紫染液、清水 |
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
| D |
绿色菠菜叶片 |
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
四条色素带 |
在低浓度的CO2的环境中,下列哪一组植物的生长状况要良好一些
| A.小麦、高粱 | B.小麦、大豆 | C.高粱、玉米 | D.菜豆、马铃薯 |
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硝化细菌属于甲类 |
| B.乙类使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减少 |
| C.根瘤菌属于丙类 |
| D.自生丙类微生物都有自养能力 |
下列有关手段及对应生物学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二熟或两年三熟,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
| B.栽培植株型为矮杆、叶小、叶厚并直立的作物新类型,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
| C.移栽较大型作物时去除部分枝叶,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
| D.农田轮作,减少病虫害发生、充分利用土壤矿质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