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时速350千米的沪杭高铁是如何炼成的:杭嘉湖平原,地表水丰富,土质松软,地面沉降是沿线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沪杭高铁软基地段“以桥代路”,桥梁占线路长度的90%,从而很好地控制了沉降。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道岔板等技术,解决了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变换轨道的世界级难题。
请问:沪杭高铁建设是怎样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9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司马迁借用谚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据此,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利益,没有诚信。
请利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此观点。

目前,逃税问题已经对我国的财政收支平衡、企业的公平竞争、社会分配公平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构成了直接或者潜在的威胁,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整治。
(1)结合材料,说明严重的逃税现象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具有怎样的消极作用。
(2)你认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逃税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目前,我国的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具有资源型特征的中央企业一直是纳税大户。自1994年税制改革后,为了激励企业改革和发展,国家暂停向上述国有企业收缴利润。随着国有企业总体走出困境,政府宣布自2008年起重新启动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政策。2011年,又将5个中央部门(单位)和两个企业集团所属共1 631户企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
有人认为,石油石化、煤炭等中央企业通过税收等形式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对其征收的税收和利润越多越好。
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通过建立各种优惠的经贸安排,特别是自由贸易区以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成为中国与东盟十国重要的政策选择。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确性。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资金融通以及劳务合作等领域。同时,这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只会拉大南北差距”,对此你如何认识?
(2)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