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2)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标号,下同)可用来制取CO2,收集该气体可用装置
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验满方法是
,选用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获得该种气体的(2)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标号,下同)可用来制取CO2,收集该气体可用装置
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验满方法是
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式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用该装置制取氧气还应该在试管口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小红用家里的粗铜丝和废塑料药瓶组装成一套装置(如右图所示)用于完成制取某些气体的实验,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Ⅰ.利用该装置完成实验的优点是 (填序号)。
①可控制反应的进程 ②能完全消除废液排放 ③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Ⅱ.该装置与上图装置_______(选填“B”或“C”)在制取气体时具有相类似的优点。
小雨为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序号 |
KClO3质量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① |
1.2g |
0 |
|
② |
1.2g |
CuO 0.5g |
|
③ |
1.2g |
MnO2 0.5g |
①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②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③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经提纯分离仍得到0.5克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
(简述操作和现象),说明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
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
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1)通过探究发现:铁生锈是铁与共同存在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
(3)通过探究,请你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措施。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
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
实验三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
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_。
(4)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________
(16分)小明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再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氧化铝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2)[猜想]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完的表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
(3)[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大家一起完成了对这个猜想的验证。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现象和结论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