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对下列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 
| 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与空气中水蒸气有关 | 
| C.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 
| 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 
(佛山)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Cl3、NaOH、NaCl | B.Na2SO4、HCl、BaCl2 | 
| C.CuSO4、KCl 、HCl | D.Na2CO3、NaCl、Na2SO4 | 
(漳州)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用“﹣”连接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可以为盐 | 
| B.乙只能是氧化物或酸 | 
| C.丙只能是金属单质、盐或碱 | 
| D.其中一个反应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 
(毕节)我国民间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返青粽叶” 是不法商贩用硫酸铜浸泡过的,误食这样的粽叶包的粽子有害健康。在物质分类中,硫酸铜属于
| A.混合物 | B.氧化物 | C.盐 | D.酸 | 
(烟台)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物质 | 
   丙烷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 反应前质量/g | 
   4.4 | 
   12.8 | 
   0 | 
   0 | 
   0 |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4.4 | 
   a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5.6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D.X只含碳元素
(重庆)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 
| 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 C.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 
| D.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度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