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入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下列物质中,大量使用不会引发水华、赤潮的是
| A.CO(NH2)2 | B.Ca(H2PO4)2 | C.Na2CO3 | D.Na5P3O10 |
“2H”表示的意义是
| A.2个氢元素 | B.2个氢原子 |
| C.氢分子 | D.氢离子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 B.硅 | C.铝 | D.铁 |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 A.N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 B.2H——2个氢元素 |
| C.2H2O——2个水分子 | D.CuO——氧化铜 |
下表呈现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只有N20,一种 |
| B.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第二层上x:8 |
| C.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
| D.表中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 |
| B.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 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