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治国理念。为此,在社会民生方面,他强调
①无为之治,天下息兵 ②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③仁义为本,慎用刑法 ④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 |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
①主张重农抑商②倡导无为而治③力求社会稳定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直”。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松江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了雇佣工人 |
B.卖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变成资本家 |
C.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表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解体 |
“蜀人以铁钱重,私为文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其中反映出了()
①铁钱使用不便是交子出现的诱因②交子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票据
③是唐宋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④官府发行管理保障资金周转需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镇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出现较为成熟的瓷器—--青瓷 | B.宋代制瓷技艺高,涌现出一批名窑。 |
C.明代开始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 D.清代受西方工艺影响发明了珐琅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