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要测量一个由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可知其长度为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所示,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__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档,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__Ω。
(4)为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3 mA,内阻约50 Ω)
电流表A2(量程0~15 mA,内阻约30 Ω)
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10 kΩ)
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25 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 Ω)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 kΩ)
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上框中画出测量用的正确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10次;然后再把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斜槽的末端应。
(2)小球a、b质量ma、mb的大小关系应满足mamb,两球的半径应满足rarb(选填“>”、“<”或“=”)。ma>mb
(3)本实验中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10所示,这时小球a、b两球碰后的平均落地点依次是图10中水平面上的点和点。
(4)在本实验中结合图10,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5)经测定,ma=45.0g,mb=7.5g,请结合图分析:碰撞前、后ma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保留分式)。有同学认为,在该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增大。请你用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mb平抛运动水平距离的最大值为。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1)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75滴,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V=______mL。
(2)将滴管靠近水面的正上方,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油酸薄膜轮廓内正方形个数为110个。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d=________m(最后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
①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右移动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读数x2=__________mm。
②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计算波长的公式=____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若L=1.000m,d=2.00mm,x1=0.800mm,则计算得该单色光的波长为
=_________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方法。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A,N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X。
①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的大小d=。
②从图中数得X=。
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测得的结果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悬线长度作为摆长,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 |
B.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 |
C.把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
D.把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