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引起强烈反映,宗教势力叫嚣“打倒进化论”“粉碎达尔文”。而支持者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
①实际上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②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③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日本福泽谕吉曾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据此说法,中国近代最先向西方学习并开展的活动应该是
A.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
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 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
C.仍然阻止中国回到联合国 | D.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17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
A.按照国际法,可减少国际纠纷 | B.有利于化解该纷争,颇具智慧 |
C.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 | D.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