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来到实验室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五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他想这五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请你用方程式表示变质的原理: 。
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明猜想:这五瓶NaOH溶液可能全部变质了,也可能 。
通过查资料,小明知道: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表中有横线的格。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取第一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
由无色变红色 |
|
取第二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 |
白色沉淀 |
|
取第三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
|
NaOH溶液全部变质 |
取第四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泡放出 |
|
取第五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
(叙述整个过程出现的现象) |
部分变质 |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 。
(7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同学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同学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试管内全部的物质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将废液缸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和沉淀。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含有什么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
猜想②:NaCl、Na2SO4;
猜想③:NaCl、Na2CO3;
猜想④:NaCl、Na2CO3、Na2SO4 ;
猜想⑤:NaCl
【实验探究】
(1)观察到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小组同学认为猜想③成立,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2)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若产生的现象b为: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 成立,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猜想④成立,则上述实验过程加入足量稀硝酸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3)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③成立。要把废液变为中性才能排放,应如何处理废液。
(10分)小强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有气泡冒出。他对所产生气体的成分及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老师提示:排水口洗净剂与水作用的生成物中有两种常见的气体。小强设计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和。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活动二】
老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Na2CO4),引导小强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无色溶液x中含有的一种溶质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对溶液x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溶质作出如下猜想:
①Na2CO3②NaHCO3 ③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资料摘要I: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 + CaCl2= CaCO3↓+ 2NaC1
资料摘要Ⅱ:NaHCO3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上述无色溶液X少量于试管中,至不再冒气泡为止,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无色溶液X中含有 |
b、取步骤a所得上层清液少量,滴加 |
无色溶液X中不含 |
综合上述两个探究活动的结果,小强明确了上述猜想(填序号)是正确的。
实验室中为了鉴别2瓶失去标签的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各取2mL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入Na2CO3溶液,现象,是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各取2mL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也能鉴别出来。若不采用化学药品制取CO2,则我的操作是。
(3)NaOH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变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仍不能证明NaOH与CO2反应的是。
A、稀盐酸B、Ba(OH)2溶液C、酚酞溶液
(4)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
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 |
溶液变浑浊 |
溶质是 Na2CO3 |
②静置后,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 |
pH7 |
(8分)在化学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交给化学兴趣小组一包可能含有Na2SO4、NaNO2(亚硝酸钠)、NaCl(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的白色粉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探究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
(1)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查阅资料:
(3)提出猜想:猜想Ⅰ:只含有NaCl、Na2SO4
猜想Ⅱ:只含有NaCl、NaNO2
猜想Ⅲ:只含有
猜想Ⅳ:含有NaCl、Na2SO4、NaNO2
(4)进行探究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一 |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向试管1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向试管2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
试管1:溶液变红色 试管2:无明显现象 |
一定有, 一定没有。 |
二 |
另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硝酸 银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一定有。 |
(5)通过实验,猜想成立。
(6)写出步骤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7)拓展:粗盐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步骤是溶解、、蒸发。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我们常用: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根据该反应原理我选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字母代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3)用这些装置还可以进行实验探究。例如: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常见的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碳酸钠。我猜想另外两种生成物是;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我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