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4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各取5.0 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0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沉淀及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4位同学的实验 |
甲 |
乙 |
丙 |
丁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g) |
29.0 |
34.5 |
40.0 |
45.0 |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 (g) |
2.1 |
2.5 |
2.9 |
2.9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试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_同学的实验。
(2)计算样品中所含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你参与总结与分析:
【仪器认识】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a(1),b(2);装置C的名称:(3)
【反应原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4);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5)。
【制取装置】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6),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7)装置,收满的现象是(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9)或(10),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的方法是(11)(简述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比较B、C装置,C装置在制取气体时,明显的优点是(12)。
【数据分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完全反应后最终收集到0.3 mol氧气。
①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的质量。(13)
②图中P点处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有(14)
为测得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求:①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15)mol
②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6)。(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0g,加入足量的10%盐酸,产生CO2 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含碳元素)。
①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19)
②若取该样品10g,充分煅烧,最多可以产生CO2(20)g。
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通过计算回答)
“黄铜”是铜、锌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质量均为56g)
甲 |
乙 |
丙 |
|
烧杯+稀盐酸质量 |
139g |
129g |
129g |
加入黄铜样品质量 |
20g |
24g |
20g |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质质量 |
158.8g |
152.8g |
148.8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取用的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他制取的氢气的质量是。
(2)计算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