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11分)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啖:吃。②介:披上战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⑤褫(chǐ):解除。
按要求完成下列两题。(4分)
(1)解释加线的词语。(2分)
①故常之(       )             ②若无事(     )
(2)与例句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例句: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A.潭西南而望 ( 《小石潭记》 ) B.好逸而恶劳(《治水必躬亲》)
C.学而时习之 (《<论语>八则》)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然 非 精 洁 则 宁 饿 死 不 受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B.以有先生也亦免冠
C.地于先王而守之任于败军之际
D.安陵君许寡人皆刑长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唐雎在堂皇威严、戒备森严的朝堂之上“挺剑而起”。有人说是胆识超人、勇敢无畏,令人钦佩;有人说是卤莽行事、不计后果,不值肯定。你对此有何看法?并说说理由。

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诗四句(2)宾客其父
(3)日仲永(4)泯然众人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文章的标题是“伤仲永”,一个“伤”字,表明作者对方仲永的“泯然众人”的深深惋惜,但作者仅仅为仲永而“伤”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秭、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③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陟罚臧否臧否:
(2)仇必赏虽: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宫中府中,俱一体国险而民附,贤能之用(《隆中对》)
B.卿等岂可不企慕及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C.昭陛下平明之理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尝表废廖立、李严南中三顾臣草庐之中(《出师表》)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乙】文的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问题。(13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蒙以军中多务不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求精
C.自青州入魏,复南奔根问底 D.涉猎经史,有才干品学

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忽啼求之 D.余闻之也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⑵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第(1)、(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古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日中 ② 已③ 下车④友人
与“相委而去”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俄雪骤 B.学时习之 C.不义富且贵 D.切问近思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的言行遭到元方批评,由此可知,做人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