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原因是( )
A.北魏推行均田制 |
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 |
C.三长制得以实施 |
D.适宜于精耕细作的农具得以推广 |
(2015年山东卷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 B.引介西方理论 |
C.倡导维新变法 | D.颠覆孔孟学说 |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
(2015年江苏卷历史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
(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 B.孟浩然 | C.杜甫 | D.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