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中国古代君臣关系演变趋势的是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三跪九叩、伏地跪拜
D.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B.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C.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