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德国的分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1912—1919、1927—1937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国家统一的实现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 B.传播了天主教教义
C.满足了资本积累要求 D.推动了早期殖民扩张

1852 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 10 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 … … 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本能抵制和排斥
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D.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所著的《日本文化交流史》记载,明朝时期,日本贡使朝贡中国物品中,日本刀在日本国内每把市价八百至一千文,而明朝给付每把五千文,差价高达五倍。这说明了中日贸易()

A.促进了两国商品经济发展 B.政治意义要高于经济价值
C.有利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 D.中国对日本商品需求量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