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曰:“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
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所指的“一个精巧的设计”是什么?
A.1787年宪法 | B.1875年宪法 |
C.1871年宪法 | D.1889年宪法 |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
谚语或对联 |
反映的相关史实 |
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 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
伏尔泰分权制衡思想 |
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
《十二铜表法》灵活实用,重视调解民事纠纷 |
“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 |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说:“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整个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下列符合伊壁鸠鲁的观点是:
①《十二铜表法》 ②光荣革命 ③《权利法案》 ④1787年美国宪法
A.①② 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真正的法律是与相一致的正确理性;它适用于所有人且不变的永恒……它是唯一而一同的法,永恒而不可改变,约束所有时代的所有民族。”此材料体现的是
A.万民法 | B.自然法 |
C.公民法 | D.《十二铜表法》 |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报道:“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材料中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的体现不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一国两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