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 A.彼特拉克 | B.莎士比亚 | C.马丁·路德 | D.伏尔泰 |
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
| A.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 B.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 |
| C.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 D.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 |
下表是对古代雅典相关人群及其人数的统计,对统计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 人群 |
自由民(含妇女和儿童) |
奴隶 |
梅迪克(外邦人) |
公民(成年男子) |
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
| 人数 |
168000人 |
200000人 |
32000人 |
约40000人 |
约3000人 |
| 人群 |
自由民(含妇女和儿童) |
奴隶 |
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
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
| 人数 |
90000人 |
36500人 |
约35000人 |
约3000人 |
A.政权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里B.所有雅典人均享有平等权利
C.国家大事由全体公民讨论决定D.雅典民主只是部分人的民主
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
政治家 |
主要内容 |
主要原则 |
| A |
梭伦 |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
人民主权 |
| B |
克利斯提尼 |
实行陶片放逐法 |
司法公正 |
| C |
克利斯提尼 |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
轮番而治 |
| D |
伯里克利 |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 |
民主监督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对其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向各省宣达政令 | B.负责地方官员选拔 |
|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