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认真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这次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此事件表现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林则徐 B.岳飞 C.邓世昌 D.关天培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南京, 它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有人说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与下列哪一侵华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天子杀殉(杀人用于陪葬),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下列无法从该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A.奴隶的社会地位低下 B.奴隶像牲口一样随意被杀害
C.殉葬制度盛行 D.奴隶社会经济十分繁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