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一人物是谁?他一生中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分)
(2)图二和图三反映的是他为巩固统治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采取的什么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用? (3分)
(3)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哪一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 2分)
(4)为加强控制,秦朝在思想上实行了什么措施?谈谈你对这一措施的看法。 (3分)
【品读《茶馆》】
(第一幕:1898年初秋)
常四爷: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老刘,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鞋大衫,洋布裤褂……
泰仲义:把本钱拢一块,开工厂!
王利发:开工厂?
泰仲义: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1)“常四爷”反映的社会现象与《马关条约》的哪些条款直接相关?
(2)“开工厂抵制外货”是当时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
(第二幕:抗日战争胜利后)
泰仲义:拆了!我四十多年的心血啊,拆了!……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吗?我问你!
(3)“这样的政府”指哪一政府?其统治区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续编《茶馆》】
(第三幕:2014年)
记者:秦先生,了不起啊!你的企业成为跨国公司,还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巿,佩服!
秦建国:多亏了国家,让我的梦想成真!
(4)运用所学知识,将对话补充完整。
17—19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1689年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776年《独立宣言》通过,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 美国制定三权分立的宪法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1782年 第一台蒸汽机问世
1840年前后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此后,法国、美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1)17—18世纪欧洲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2)17—19世纪上半期,欧美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欧美在科技领域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这一事件(变化)开始于什么时间?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都颁布了什么法律性文件?由此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的国家?这些法律性文件在当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对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加强哪一方面的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富尔的《文艺复兴》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他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在位的杰出的政治家是谁?
(3)材料三反映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在位的杰出的政治家是谁?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专题复习是历史复习的常用方法。王老师在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这一专题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
甲同学上台简介日本明治维新,他说:“推翻天皇统治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废县置藩,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快对外扩张,极大地增强了国力。”
(1)甲同学的这段话中有三处史实错误,请帮他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乙同学喜欢搜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下面是他学习《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搜集的材料,请你解决他所提出的问题: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 列宁
(2)材料中义务农享有哪些权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列宁所说的话?
(3)丙同学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进行了比较,请帮他填补完整,并指出还可从其它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背景: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发展受阻,但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内容:都涉及_____________问题,但日本改革内容更全面。
影响:都是各自社会的转折点,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发生了根本变化;都加紧对外扩张,都保留了_____________残余。
其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