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是较为直观的历史素材之一,对下列图片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 爱迪生的老灯泡
图1 图2 图3
A.图1使人类获得了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巨大动力 |
B.图2的成功研制运用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
C.图3的发明表明使用煤气灯的时代已经过去 |
D.图1和图2分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
15世纪末的明朝与英国都出现了土地大量集中的现象。该现象()
A.强化了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D.加大了两国生产方式的差异 |
据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县罗店镇“徽商凑集,贸易之盛,几埒(同等、相等)南翔”。南翔镇“往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比为无赖蚕食,稍稍徙避,而镇衰落”。对上述材料最准确的解释是()
A.徽商的兴盛与市镇的发展相辅相成 |
B.政府对待商业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
C.徽商的经营范围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
D.地方官府的态度决定了商业环境 |
下列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其内容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
檄文内容 |
结论 |
|
A |
《权利法案》: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B |
《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
实现了美国人民的真正平等。 |
C |
《人权宣言》: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未由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
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 |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体现了总统制的政体特点。 |
二战后形成的调整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 ②关贸总协定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