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人均能源可开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单位产品的能耗量较高,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应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9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这就需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运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环节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有关举措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表中我国近三年来CPI创新高

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经济问题?

材料一

图表1:2006年至2011年我国GDP情况

图表2:2011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材料二:作为大国,中国必须有自主的大国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重要一策。但是当前大多数人的收入偏低,医贵住贵读书贵等使很多人对家庭未来经济收支状况有担心,处在最低工资线和最低生活保障线中的居民比较多,在国民收入和分配中居民所得比重在下滑,物价上升,这些都制约着居民的消费,对此,国家会不断采取新的行动来应对。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两幅图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消费和分配的知识,请你为扩大内需提出建议。

材料:据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我省18个省辖市主要食品价格监测结果显示,自2012年1月下旬以来,我省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生猪产能过剩。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和养殖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了养殖户利润快速下滑。专家也表示,警惕肉价在近日开始反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2012年1月下旬以来,造成我省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2)猪肉价格反弹对生产和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2013年两会的提案中再次涉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12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参保总人数达4.49亿,1.24亿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加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我国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分析我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全覆盖的经济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