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就人口而言,进入21世纪后,我国已经实现人口增长零的目标 |
B.就资源而言,我国地大物博,不存在资源短缺问题 |
C.就环境而言,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环境污染仍很严重 |
D.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农业节约用水的主要措施 |
黄土高原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对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有明显的影响。图2是黄土高原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天气时段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黄土高原最容易发生扬沙天气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为()
A.流量平稳 | B.断流 | C.洪峰急涨猛落 | D.含沙量少 |
图1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据此回答1—3题。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则()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
B.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称为副高 |
C.受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 |
D.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
若圆表示赤道,0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则()
A.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
B.由P到N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
C.图中M、N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 |
D.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 |
若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P、Q两点的纬度为15°N,则()
A.H点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
B.从图中P点到Q点的经度大于180° |
C.北印度洋洋流海水向西流动 |
D.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
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
B.乙处为背斜成谷 |
C.丙处为地垒成山 |
D.丁处为向斜成谷 |
下图中,MN位于同一经线上,PN位于北半球同一纬线上,ON两侧的昼夜状态不同,OM两侧的日期不同,ON两点的经度差为90°,此时北京时间为2:00,据此回答1~2题。
1.若MN的纬度差为20°,求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A.20°S,90°W B.20°N,90°E
C.20°N,180° D.20°S,0°
2.若MN的纬度差为15°,则图中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15° B.30° C.60° D.0°
下图中N点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并与800N纬线相切,ACMDB为赤道,CND为北京时间9时的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A.(00,1600E) B.(100N,840E)
C.(100N,1650E) D.(00,1650E)
2.此时,一架飞机自M机场沿赤道向东飞行,12小时后又回到M机场,飞机上的人观测到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B.一次日出,两次日落
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D.两次日出,两次日落
3.下列有关此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MN经线上各地的影子都朝南
B.赤道上日落的方位为西偏南100
C.D点时刻约为17时15分
D.正值我国南方梅子黄熟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