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        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4
29
32
34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              段获得的。
(3) f和e相比,f点时刻C3的合成速率           ,降低A装置中的CO2缓冲液的浓度,则B图中的c点如何移动?               (左移/右移)
(4)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                                                           。 
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X,对照组读数为Y,则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其中X表示抗原,Y表示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 __,这种转变的实质是________ __________。
(2)图中a、c细胞分别是_______ _ ____,其中e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X的刺激下,a细胞以产生__ ______,刺激c的增殖和分化。
(4)如果一个人胸腺先天性缺失对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分别是

金钗石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金钗石斛花芽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生产中利用冷库或高山基地进行低温(40C)处理调控花期,但成本高,效果也不稳定。研究表明,植物生长物质在花芽分化期间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TDZ在常温下处理金钗石斛成株,探究其能否代替低温诱导金钗石斛花芽的形成。
选取生长状态一致枝叶完全展开的植株,平均分为甲乙丙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处理
日温
夜温
培养30天

20mg/L TDZ喷洒叶片
20∽260C
18∽200C
每周淋水一次


20∽260C
18∽200C
每周淋水一次

等量清水喷洒叶片
20∽260C

每周淋水一次

30天后将所有材料移至温室培养,日温20∽260C,夜温18∽200C,观察其开花情况,根据以上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生长状态一致枝叶完全展开的植株目的是
(2)乙组中处理为 ;丙组中的夜温
(3)请你预期甲乙丙组实验的开花情况,得出相应的结论:
a若 则TDZ能代替低温处理诱导金钗石斛花芽的形成
b若 则TDZ不能代替低温处理诱导金钗石斛花芽的形成

【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试验时,以动物肝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细胞为肝肿瘤细胞,乙细胞为正常肝细胞。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将数量相等的甲细胞和乙细胞分别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培养液及其它培养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__________。
(2)在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3)在两种细胞生长过程中,当甲细胞铺满瓶壁时,会出现____________现象,若甲细胞传代培养10-50代左右,发现增殖逐渐缓慢,以至于完全停止,这时部分细胞的________可能会发生变化。药物试验需要大量细胞,两种细胞频繁传代,甲细胞比乙细胞相比,可以传代的次数更多的是_______细胞。若用动物的肝脏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需用___________消化处理。
(4)理论上,甲细胞可与某种B淋巴细胞合成_____________细胞,从而来制备__________,使患者获得特异性免疫。

【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下图是苹果醋的制作简图,据图回答

(1)果汁中的果胶不仅影响______率,还使果汁浑浊,制备时常加入来自________等微生物的果胶酶。为便于工业化使用,常对酶采用_______技术,常用方法有吸附法、包埋法等。
(2)过程①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若培养液中乙醇浓度超过_____往往使其死亡,发酵装置中往往放置一装有水的弯曲玻璃管,除了防止氧气进入、防止杂菌污染外,还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过程②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型。

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观察对象或实验目的
处理试剂或过程
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颗粒
苏丹III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吡罗红
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实验组:2mL3%的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37℃保温5min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3%的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37℃保温5min碘液检验
实验组淀粉变蓝
对照组不变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实验②在染色之前,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盐酸改变_______的通透性,从而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在实验①操作中,_________(需要/不需要)酒精洗去浮色。
(3)实验④中无关变量有_______和_______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